“‘强基计划’在选拔方面,对高考成绩给予了足够重视,对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借鉴上海等改革省份经验,提出了更加具体可操作的评价办法,务实稳妥,是对浮躁功利、弄虚作假风气的摒弃,是对优良教育传统和公平正义的坚守。”宁波市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表示,“强基计划”直面问题打出具有强大系统合力的“组合拳”,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又好又快成长安装了“加速器”。

试,带来深远“杠杆效应”

“制约我国高水平顶尖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同教育阶段之间难以有效衔接,只能以升学招生为通道,而在单一的评价模式下,招生往往‘见分不见人’。”北京大学招办主任李喆坦言。

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逐步形成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这一转变的实质性推动,是从自主招生改革探索开始的。

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王殿军指出,在基本学业成绩之外,同时考查学生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发展潜质和其他专长与天赋等无法通过笔试反映的素养,这是选拔理念的创新。自主招生启动10多年来,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人才选拔的实践中得以体现,也正向引领了基础教育和社会价值取向。

随着招生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新高考改革来临,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实现人才培养全面育人、综合发展,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促进科学育才、公平选才,成为时代要求。

“但这个理念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王殿军表示,不仅高校应该在如何实现制度设计的初衷上下功夫,高中也应该为大学选拔学生提供客观的基础大数据支持,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选才之路。

“强基计划”打通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学科教学、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壁垒,成为连通中学新课改、新高考改革的桥梁,还明确将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在李喆看来,这些举措能更好地按照学科规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将影响、反馈和辐射到基础教育层面,进而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当下,有些学校为让一些学科特长生被直接保送名校或获得自主招生极大优惠降分,把他们的全部时间精力都放在某一门学科竞赛辅导上,而放弃参与其他教育教学内容,“成败在此一举”。吴国平认为,这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做法是十分要不得的。

“基础教育需要遵循创新人才成长规律,高中是创新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关键期,我们对其内在规律、方式方法的认识和把握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吴国平表示,基础教育要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培育优质土壤,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兴趣、特长转化为能服务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学科、专业、职业上去。

“强基计划”的实施,不仅会优化高中育人方式,也将给高等教育带来深远影响,倒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制度:高校怎样考核才能保证选才的科学性?不允许高考前“掐尖”,高校拿什么特色吸引优秀生源?招进来了,如何培养?如何管理?如何评价?如何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

在上海曹杨二中校长王洋看来,尽管该计划中已经列举了具体措施,但实施中,还得靠“一校一品”。“强基计划”更深远的“杠杆效应”是夯实高中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以及与高水平大学的连续培养通道,引发高中办学和高校招生更深层次的改革。

瞿振元表示,此次改革试点先行,重视规则,这样做比较稳妥,也有利于公平公正。通过这次改革,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可期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

“无论是自主招生还是‘强基计划’的实施都不能回避我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后,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选择性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充分、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将会持续存在。”钟秉林表示,“强基计划”的实施要解决自主招生中出现的科学性与公平性问题,探索一条中国特色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路径,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满怀期待。

信息也是生产力,精简才是硬道理!情报猎手带你突破信息迷雾,每日独家为您锁定最有价值的IT行业新鲜事。打开微信,扫描关注,赢取每月粉丝奖!百度测试文字!www.baidu.com

上一篇: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一行访问清华大学 下一篇:黄德宽:“强基计划”助力古文字学专业人才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