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变多统治力下降
印度片成第二外语电影
1994年开启的进口分账大片曾经是激发市场复苏的鲶鱼,而这个十年好莱坞电影的增多也为市场爆发式增长添砖加瓦。2001年WTO协议签订曾让分账片配额从10部增加到20部,2012年中美再次达成WTO相关协议,每年再赠配额,特别指定3D或IMAX电影。
2012这一年,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就有7名是好莱坞电影,进口片票房占比超过国产片。但在这之后7年里,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进口片再也未出现如此统治力,2019年票房前十好莱坞仅剩下两部。
在意义非凡的2012年中,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漫威电影宇宙首部“集结号”《复仇者联盟》全球公映并登陆内地。自此开始,超级英雄电影这个混合类型不仅开始统治全球,在内地市场也成为稳定的印钞机。除了2017年,漫威电影宇宙的影片几乎从未缺席中国内地票房排行榜前十名。
虽然2018年的《印度暴徒》让阿米尔·汗势头有所回落,但印度电影已完全打通中国电影市场,等片持续卖座。
与印度片的起飞之形成对比的,则是消失的韩国电影,虽然官方从未承认“限韩令”的存在,但2016年9年起韩国电影一夜之间从内地的大银幕上消失,《与神同行》、《釜山行》、《极限职业》等在港台、东南亚市场大放异彩的韩国佳片,都无缘与中国观众们见面,实属遗憾。
韩国电影的缺席,让日本电影成为赢家,等片逐步打破日本真人片不卖座的魔咒,《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海贼王》各种剧场版动画电影稳定破亿,《千与千寻》等重映经典甚至能接近5亿票房,成为2019年非英语外语片票房冠军。
内地电影观众对外语片有着相当的包容度,阿拉伯语电影《何以为家》2019年拿到3.65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5400万美元,占全球总票房80%,助推该片成全球最卖座的阿拉伯语电影。
十年来,每年引进到内地市场的各国进口片从年均50部慢慢增加到年均100部,但还是和日本、韩国每年引进近1000部进口片有巨大的差距。拥有将近7万块银幕,17亿观影人次的中国电影市场,理应能容纳更多的全球优秀电影作品。
【四】
曾经辉煌的贺岁档被春节档取代
进口片依旧无缘黄金档期
在过去的十年,随着影院极速扩张和具有号召力的影片增多,电影档期选择成为发行商越来越重视的环节。从2002年张艺谋《英雄》开始,12月下旬开启的“贺岁档”(主要是从圣诞节到元旦这一周)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2010年之前,12月份之所以能够引发观影的狂潮,一方面是电影院尚未开发三四线城市,以一二线存量观众为主,尤其以企事业单位包场为重,而单位发放的电影票福利,在12月之后就要过期,因此在12月形成了一股集中观影“去库存”现象。
2010年代前几年,重要的国产片还会选择在12月上映,譬如2011年12月15日,张艺谋的战争片《金陵十三钗》和徐克的武侠片《龙门飞甲》同日对垒。2012年《泰囧》横空出世,2014年姜文的《一步之遥》和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对打,2015年《寻龙诀》和2017年《芳华》《前任3》成了贺岁档最后的辉煌。
从2017年开始,贺岁档票房连续两年下跌。今年贺岁档票房最高的《误杀》《叶问4》票房都没能达到10亿。曾经的贺岁档之王冯小刚的《只有芸知道》都票房平平。
2017年之后,再也没有贺岁档上映的国产片进入年度前十,内地影史票房前十的影片除了《复联4》,全部来自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这三个传统档期已成为了内地电影市场的支柱力量。
事实上,这种变化也是向国际惯例靠拢,只有真正的假日或者长假才能激发出观影热潮,贺岁档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产物也在市场发展中慢慢褪色。
不变的是,进口片依然无法进入春节档和国庆档,也比较难进入暑期档(7、8月)。内地影史票房TOP20中,目前还有五部进口片,除了《变形金刚4》,都不是在这三个档期取得的成绩。倒是由于贺岁档的的失落,让《海王》《星球大战9》《勇敢者游戏》系列得以“获准”进入。
上一篇:2019内地电影市场十大关键词 下一篇:爱上文艺片?斯嘉丽约翰逊独家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