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数字背后的隐忧

 

      2018年,内地电影市场产出票房609.8亿,内地电影市场的年度票房从500亿时代迈入了600亿时代。


      2019年还有两天结束,年票房大致定格在640亿左右(电影局在12月发现部分影院存在偷瞒截流票款的情况,所以在年底集中进行了大规模的票房补录,年度票房数字在年底大幅增长)。


      票房大盘再创新高,但增长率仅为5%,增速再次放缓。


      2018年内地票房同比增长9.06%,2017年增长率13.45%。


      近十年内上次年增长率低于这个数字还要追溯到2016年,当年票房增长率仅为3.73%。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6年年底开始,国内票房统计开始纳入电商服务费。




      继续攀升的数字背后,是票房越来越向少数档期和影片集中的现实:春节档、国庆档两个档期加起来只有14天的时间,今年产出票房超过102亿。年度票房前三名的电影(《哪吒》《流浪地球》《复仇者联盟4》)票房超过139亿。

 

      与此同时,2019年度票房前100名的门槛是5000万左右,年度国产片前100名的门槛是1100万左右。

 

      1100万的票房,按照我国的票房分配规则,影片制作加宣发成本不超过400万才有机会赚钱。在2019年,拿着这样的预算,除非你是天才,不然很难拍出像样的电影。

 

      几家欢喜,几百家愁。


发展过快,影院经营亚历山大

 

      与票房一同增长的是影院的银幕数量。


      根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的统计,2019年度中国内地新增银幕8843块,银幕总数达到68922块,较2018年60079块银幕的总量,内地市场仍然在高速增长阶段。

 



      2018年全国新增银幕9303块,2017年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如果8843块的数据准确,前两年如火如荼的影院建设似乎正悄悄经历退潮。

 

      为什么会退潮?2019银幕数量增长超过13%,而票房增长仅5%,这意味着单银幕的平均产出在下降。影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经营却比以往更加艰难。

 

      影院经营压力在变大,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影院经营者们今年连续打出昏招,比如趁着热门影片上映时,涨价割韭菜。

 

      今年春节总票房几乎原地踏步,票价的上涨影响相当大。去年大年初一平均票价39.2元,今年则达到了45.1元,同比增长15.34%。

 

      票价上涨,直接吓退的自然就是观众,在初一到初六的六天时间里,2018年的观影人次为1.44亿,而今年这一数据缩水至1.29亿,近1500万人次的落差,给这个春节档带来了更多的警醒。

 



      最热档期之外,今年最热单片当属《复仇者联盟4》。该片零点场票房都能破亿,在中国电影史上尚属首次。

 

      而《复仇者联盟4》上映前几日,不少一线城市的影院动辄把票价涨到两三百元,相比之下,猪肉都显得没那么奢侈了。

 

      如此竭泽而渔,电影局看不下去了,下达通知,要求《复联4》票价服务费占票价比不能超过10%,否则影院将被限制下载《复联4》密钥。


      在这场影市寒潮中,受灾最明显的多是那些三四五线城市开业不久的影院。

 

      人口红利和影院建设是过去几年内地票房发展的主要动力。影院行业发展过快,难免出现与市场脱节的情况。有影院人士表示,一个影院目标消费人群将覆盖方圆15公里的人口,票房成绩与城区人口、商圈情况、消费水平等多方因素都有关系。不少新开业的影院并不符合这些标准。

信息也是生产力,精简才是硬道理!情报猎手带你突破信息迷雾,每日独家为您锁定最有价值的IT行业新鲜事。打开微信,扫描关注,赢取每月粉丝奖!百度测试文字!www.baidu.com

上一篇:看懂他的电影,才能看懂女人 下一篇:这一年,时光刻画这些“面孔”

发表评论